每年的二月十二、或二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——花朝節,世人將此日也稱爲“百花生日”、“花神生日”。適逢花朝節,恭賀花神聖誕。我們一起走進道教的花神信仰世界。
道教花神是誰呢?在明·馮應京《月令廣義·歲令一》中云:
女夷爲花神,乃魏夫人之弟子。花姑亦爲花神。
清·陳元龍《格致鏡原》引《廣務異名》載:
花神,名女夷也。魏夫人之弟子花姑亦花神。
也就是說,在古代社會中,世人所祀奉的花神有兩位,一爲“女夷”,一爲“花姑”。這雖爲文人記載,但其確有的道教依據。
在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中載:
女夷鼓歌,以司天和,以長百穀禽鳥草木。
高誘注:女夷,主春夏長養之神。
“女夷”爲春夏長養之神,主“百穀、禽鳥、草木”生髮之權。春夏之季,正是百花盛開之日,“女夷”被祀爲“花神”,自然是情理之中。後世認爲“女夷”是魏夫人弟子,此種說法,應是後人杜撰之言。據《南嶽魏夫人內傳》載:
夫人姓魏,諱華存,字賢安,山東任城人,晉朝司徒文康公魏舒之女,幼而好道,後得道飛升,上帝賜予“紫虛元君之號,領上真司命南嶽夫人之職,下訓奉道,並教授能成爲真仙的人。
魏夫人爲晉朝之人,“女夷”記載出於西漢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,兩者年代相差甚遠。此說法雖爲謬誤,但並不影響“女夷”爲花神的信仰。因爲道教認爲:大道之始,無象無言;天地既闢,萬神司權。“女夷”作爲主司“春夏之神”,實爲大道所化而已。而在唐朝年間,一位修道女冠,號爲“花姑”,得道證真後,世人尊崇爲“花神”。其事蹟影響深遠,是道教中繼南嶽魏夫人之後,又一位修道成神,主管人間一司的女神。
花姑,即唐代著名女冠(女道士),黃靈微(?-721),一作黃令微,不知何許人也,自唐初來往江浙湖嶺間。年八十如少女之容,道行高潔,世人號爲花姑,皇家敕封爲妙遠真人。在《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後集》卷四與《雲笈七籤》卷一百一五中,均有其《傳記》,唐·顏真卿撰有《撫州臨川縣井山華姑仙壇碑銘》。以妙遠真人《寶誥》中主要內容爲題,結合兩篇《傳記》與《華姑仙壇碑銘》,一起學習景仰妙遠真人的傳奇一生。
#先謁天師於西山 #後獲靈臺於龜原
花姑修道時,聽說魏夫人曾渡江到臨川郡石井山建壇清修,想去參訪仙跡,但時間久遠,壇場荒蕪,未能找到。唐長壽二年(693),花姑參訪洪州(江西南昌)西山胡天師(即胡慧超天師),胡天師見花姑求道懇切,告訴花姑魏夫人壇跡在南郭六裏的烏龜原。花姑訪之,果然如天師所言,發掘地下,得魏夫人昔日所用之物多件。
#疏浚九曲之華池 #開鑿蓊鬱之石室
花姑夜夢魏夫人,夫人告知九曲華池的位置,花姑前去尋訪,果然如夢中夫人所言。唐景雲(710-711)中,受唐睿宗之命崇修法事,在壇西建洞靈觀,度女道士七人。玄宗一朝,醮祭不斷。累有靈應事蹟應現,如風雨之天,會聽見簫管之聲。
花姑盡心修行,多有靈通。感動仙人密所告說,井山古蹟,你應當重新修築整治。花姑聞到異香,多有吉祥徵兆。花姑尋找井山古蹟,夜間棲宿在洞口,聽到有鐘磬聲響,似有人接導。天明後,果然見壇殿餘址,遂立屋宇。仙壇方圓五七里間,世人不敢採樵。如果有人不潔不誠,必會遇見蛇虎怪異之事,以作警示。
#拔箭之慈 #野鹿獻藕 #精思畢道 #馬見朱鬃
一日,一頭野鹿中箭,尋求花姑救助。在自此之後,每到吃飯之前,野鹿口銜蓮藕,供養花姑。花姑登真後,弟子在壇中行道,每次都會見到一匹朱鬃白馬環繞壇側。人每臨近這匹馬,它則奔跑在外邊;人遠離它,它又跑到壇場周圍。
#易遷有詔 #升真墉臺
開元九年(721),花姑登真,其對弟子說:我登仙之日將近,我登真之後,不要釘棺蓋,只用絳紅色的紗蓋着棺上就可以了。第二天,花姑無疾登真,肌膚香潔,形氣溫暖,異香充滿庭堂之內。弟子忽然聽到雷震擊在紗上,紗上留有雞蛋大小的洞。打開棺材,只見有被褥和朝簡等物,花姑已尸解登仙。並且有五色仙娥,在壇上營衛。花姑靈前祭祀的香瓜,生出長長的枝蔓,並結了兩個像桃子一樣的果實。每到花姑的吉辰,風雲鬱勃,直入室內。唐明皇驚歎靈異,命使道士蔡偉,編入《後仙傳》。
唐大曆三年(768),顏真卿任撫州刺史時,召仙台觀道士譚仙岩、道士黃道進等十四人住洞靈觀,又請高行女道士黎瓊仙等七人居住仙壇院。再次光復花姑所重建的魏夫人觀宇的香火,撰《撫州臨川縣井山華姑仙壇碑銘》而自書之,以紀其事蹟焉。
#領籍芝華 #授任瓊靈
#輔化山川之時令 #燮理四季之花信
花姑證爲天仙后,位業爲瓊臺仙靈,統領天下草木花果之籍,輔助四季節令氣候,協理一年百花花期。皇家敕封爲“妙遠真人”,受千秋祭祀,萬代瞻仰。
奉祀花神,寓意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,所謂“瓶花常換春常在”。道教供花,即是將美好奉獻神真,留春長住。是日“花朝節”,我們恭祝花神娘娘聖誕,一起唪誦《花神寶誥》,爲自己和家人祈福,祈願新的一年,花開富貴,花開見道;花開並蒂,花好月圓。
志心皈命禮
往來江浙 化跡臨川 白雲爲友 蕉桐爲伴
先謁天師於西山 後獲靈臺於龜原
疏浚九曲之華池 開鑿蓊鬱之石室
拔箭之慈 野鹿獻藕 精思畢道 馬見朱鬃
易遷有詔 升真墉臺 領籍芝華 授任瓊靈
輔化山川之時令 燮理四季之花信
大悲大願 大聖大慈 調衡陰陽 贊輔元運
妙遠真人 羣芳毓德元君